山東煙臺公布2017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昨日公布了2017年煙臺市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及十大案例。2017年,煙臺全市法院共新收知識產權民事案件1010件,同比數量下降 3.63%。共審結知識產權民事案件951件,同比數量上升1.86%。
收案總量穩中略有下降
2017年,全市兩級法院共新收知識產權民事案件1010件,其中芝罘區法院新收688件。
從新收的案件類型上看,全市法院新收專利權糾紛案件12件,著作權糾紛案件682件,商標權糾紛案件297件,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8件,知識產權合同糾紛案件9件,侵害商業秘密糾紛案件2件。
從審結的案件類型上看,審結專利權糾紛案件15件,著作權糾紛案件642件,商標權糾紛案件272件,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8件,知識產權合同糾紛案件9件,侵害商業秘密糾紛案件4件。
從知識產權案件的審結方式上看,2017年,判決結案359件,調撤結案439 件,裁定駁回結案150件,裁定移送結案2件,裁定其他方式結案1件。
著作權案件繼續占絕對比重
2017年,全市兩級法院共新收商標專用權民事糾紛案件297件,比2016年上升了85.63%,反映出商標領域的維權力度正明顯加大。
審理的一些主要涉案商標有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前列康”商標,宋偉奎的“泰豐”商標,完美(中國)有限公司的 “完美蘆薈膠”商標,江西珍視明藥業有限公司的“珍視明”商標,金士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KINGSTON”商標、蘇酒集團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的“藍色經典”、“海之藍”商標,河北納利鑫洗化有限公司的“好太太”商標等。
涉及的產品包括了藥品、保健品、酒類產品、化妝品、文化用品、日常消費品、汽車零配件等各類與普通消費者密切相關的商品。
商標權案件數量明顯上升
2017年全市法院新收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數量682件,占全部新收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總量的67.52%。其中煙臺中院新收37件,比2016年下降了86.59%。芝罘區法院新收645件,比2016年上升了16.21%。
著作權糾紛案件中,僅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訴有關KTV業主的案件就占了79%,數量上繼續呈獨大的態勢。
另外,華強方特(深圳)動漫有限公司、沈陽治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艾影(上海)商貿有限公司,作為相關著作權的權利人,繼續在知識產權維權領域保持活躍狀態。
藍牛仔影像(北京)有限公司、巴布豆(中國)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福州大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圳市聲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維權的新生力量,2017年也先后加入了有關著作權的維權行列。
其中,一些動漫形象的維權成為著作權維權的重要來源,如熊大、光頭強、機器貓、巴布豆、“招財童子”等,反映出文化領域內的維權范圍正不斷擴展。
專利權案件數量有所下降
去年,全市法院共新收專利權民事糾紛案件12件,其中,專利權屬糾紛1件,專利侵權糾紛10件,確認不侵害專利權糾紛1件。其中,煙臺中院受理的孫某訴高某確認不侵害專利權糾紛案為煙臺全市法院受理的第二例確認不侵害專利權糾紛案件;煙臺中院受理的原告胡某、朱某訴山東省某藥業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案,為我省法院以判決方式結案的第一例涉及標準必要專利糾紛的案件。
全市法院受理的專利權民事糾紛案件比 2016年減少了3件。數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最高人民法院于2017年8月出臺了新規定,對山東部分地區的專利權案件采取了集中管轄,根據該規定,煙臺中院今后不再享有專利案件的管轄權。
由于知識產權糾紛絕大部分為侵權糾紛,出于取證模式、維權難度、獲取利益補償等因素考慮,絕大部分權利人在具體的訴訟中,都采取了將銷售商作為案件被告的訴訟策略,這樣做的好處是,取證和侵權認定相對容易,缺點是難以從根源上真正打擊和消除侵權產品的生產源頭,難以從根源上實現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目的。
同時,由于絕大部分銷售商為個體工商戶,經營規模和獲利有限,日常管理不規范,客觀上造成案件標的額小、司法文書送達難、缺席審判率高、裁判結果執行難等現象。